曾几何时,女司机如同清华大学里的女学生,属于“稀有动物”。在汽车保有量还不是很大的年代,女司机们上路总能或多或少地得到某种照顾:会车的时候对方主动避让,停不好车的时候有人上前帮忙,哪怕是轻微交通违法,只要说几句轻言软语,常常就能让交警网开一面 如今这种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。截至4月18日,全市驾驶员总数达到585.9万人。而记者也从交管部门了解到,40岁以下的司机当中,男女比例已经近似1比1。
不管是学车、开车还是修车,男女司机总有不少差异之处,看上去没什么道理,但却在现实中坚定地存在。
学车男女不同
男学员畏惧桩考
女学员栽倒路考
“以前总有个错觉,认为路考的时候,女学员更容易获得考官的好感,更容易通过,其实正相反。”东方时尚驾校教练刘万杰说。
教练场上,刘师傅带领的女学员正在驶入单边桥和连续井盖路。记者坐在车上,耐心饱受考验。学员手中的车,一米一顿,两米一停。每走出一段,就要仔细看看教练所说的几个“点位”,不对正,绝不踩油门。就是在如此仔细的摸索中,单边桥平稳上下,井盖依次越过,只是最后一个障碍,“咯噔”一声,车轮稍稍蹭了一点井盖的边沿。“扣10分,但是基本合格。”教练说。
驾校教授的驾驶技巧非常简单,完全以通过考试为目的。这样的教学中,最需要的正是学员的仔细和“听话”,对车感的要求几乎为零。科目二的桩考和场内道路上,男学员中,大大咧咧者有之,满不在乎者有之,自恃车神者有之。在桩考的考场上,不少教练一边看着男学员驾车,一边默默祷告:慢点行吗?慢点行吗?
刘教练说:“女学员在桩考和场地内基本不会让人太操心。首先是开得慢,时间充裕,就可以好好思考,下一个动作是什么,怎么才能做得准。所以,折在科目二上的女学员虽然也有,但数量不多。”
与此相反,实际道路(科目三)考场上,考验的就是综合应变能力,单靠仔细和小心完全行不通。而在实际道路上驾驶,对速度也存在要求 毕竟不能开得比牛车还慢。多年以前,女学员多多少少还能依靠性别优势换来一点考官的照顾,而到了现在,男女学员基本1比1,所谓的照顾早已明日黄花。据介绍,因科目三失败而需要重考者中,女学员数量远多于男性。